一毛钱买不来真爱,但能买来1000个假粉丝,这事你敢信?
虚假繁荣的自我安慰
这家伙在快手上传了一段视频,内容就是他家里啃馒头拌老干妈,结果播放量三天下来连两位数都没到。然后他花了区区一角钱买了仨瓜俩枣的假粉丝,评论区立马热闹起来,点赞数那是噌噌往上涨。虽说那热闹是假的,但家伙心里那叫一个美滋滋。
这服务主打的就是便宜,一块钱能搞到一千粉,比买包辣条都划算。可别太得意,这些粉要么是僵尸要么是机器人,评论里不会给你来个“666”快手自助平台_社交媒体快速提升人气方法_低成本高效推广平台,更别指望他们会问你“老干妈辣不辣”。说白了,就是花点小钱图个心理平衡。
平台的心理战
众人以为粉丝数一多,接广告就能赚大钱。可广告商可不是啥都信的傻瓜,一看互动率低得跟啥似的,直接给拉进黑名单。有个搞美妆的小姐姐手握10万粉丝,想接广告时,品牌方竟然让她出示后台数据,一看完,那品牌方就人间蒸发似的消失了。
这帮平台就爱吹嘘“全天候自助下单”,听着挺潮的。但其实,背后只是挂了个自动脚本,你交钱,它就自动刷单,全程都没人搭理你。效率是挺高的,但效果嘛……你心里有数。
数据的泡沫狂欢
有人算了一笔账,100块钱就能买到100万的粉丝,乍一看像是大V快手自助平台_社交媒体快速提升人气方法_低成本高效推广平台,但实际上连个真人影子都看不到。去年有个搞直播带货的,直播前怒刷了20万的观看量,结果整场直播下来才卖出3单,其中两单还是自己人帮忙买的。
更有意思的是,有些网站竟然“人性化”地推出了套餐,比如多花钱就能让你收获一些假粉丝给你发假赞、写假评论。可这些评论全都是“好看”、“太棒了”,连个标点符号都懒得换一下。
风险与代价
你以为刷粉就只是道德层面的小打小闹?瞧瞧快手那边的动作,去年直接把五万多个刷粉账号给封了,轻则给你来个限流,重则直接给你号给封了。有个家伙不信这个邪,愣是连续刷了仨月,结果,号没了,之前辛辛苦苦攒的真粉丝也跟着一起玩儿完了。
有些黑心平台简直太不地道,收了钱就玩消失,要不就是拿你的账号信息去搞些乱七八糟的事情。你以为自己在薅羊毛,结果反成了人家嘴边的肥羊。
真实与虚假的拉锯战
也有人辩解:“刷流量,就当是打广告呗。”可广告投放出去是有可能带来转化的,而刷出来的流量,顶多就是自己骗自己。就比如有个卖土特产的商家,刷完流量后,还真有人私信来问价,结果那人说:“你这粉丝怎么都是假的?”
更让人心酸的是,现在的算法越来越狡猾。你越刷得凶,平台就越能轻易把你当“异类账号”处理,到最后,真正的内容都没人看了。
冷幽默的终极真相
最逗比的是,有些人刷粉数就为了给自己打鸡血,觉得粉丝越多就越有劲头发新内容。可现实是:粉丝数是上去了,可内容质量却直接跌了个大跟头。有个健身博主刷到五十万粉后直接放飞自我,最新一条视频就是躺床上啃薯片,还来句“今天练胸”。
一块一毛钱可买不到真心粉,不过它能教会你一课:要么踏踏实实搞创作,要么直接转行卖辣条,反正辣条还能填肚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