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点钟的凌晨我刷着快手,发现那些商家都在忙着卖货,可我连个点赞的机会都没有。这年头,没个全天候下单的平台,连做个兼职带货的资格都捞不着。
半夜刷视频不如接单
别人熬夜看剧,我熬夜翻看快手商家页面。我发现了个规律:大半夜下单的顾客,比白天那帮挑肥拣瘦的爽快多了。有个卖袜子的家伙,就靠大半夜回订单,三个月粉丝数直接翻了好几番,涨了五万!
快手这24小时下单的APP真是狠到家了,连自动回复都能语音转换。上次我糊里糊涂把“亲包邮哦”说成了“亲爆头哦”,结果系统还给我给改回来了。现在我终于明白为啥客服都喜欢用机器人了24小时自动下单平台业务_快手24小时在线下单平台,真人半夜说话容易出错。
免费才是终极套路
那家伙说花了五百大洋请人给视频刷播放量,我当时笑得眼泪都出来了。现在,直接用免费下单的软件,自己给自己整数据,连买假粉丝的钱都省了。还有个卖减肥茶的,那操作更绝,直接用平台工具造假的聊天记录,截图往主页一挂,当买家秀使。
这平台最骚的操作就是那“假装有人咨询”的功能,直播时后台能弄出“叮咚”的订单提示音,一听这声音,观众们立马觉得这东西肯定好卖,赶紧跟着下单。心理学这东西,这帮人玩得透透的。
功能多到像开外挂
上次碰上个卖二手手机的家伙,一查平台那数据分析工具,发现了个秘密:周五晚上九点,“便宜”这俩字儿搜索量猛增。这家伙现在就靠这规律,每周五准时直播,标题里肯定带“工厂价”“血亏清仓”,结果销量直接翻了好几番。
这招绝了——搞了个智能定价功能。那卖袜子的家伙弄了个规矩:直播间里每多一百个人,袜子就便宜五毛。结果,直播间里人山人海,大家都想捡便宜,十块钱三双袜子,愣是搞出了拍卖会的氛围。
操作简单到像点外卖
注册那时候,我正泡在厕所里,用那擦过手的纸巾按指纹,结果一次就搞定了。那下单界面,简直比拼多多还直接,选服务就跟挑麻辣烫加料似的:基础推广就像豆芽一样免费送,要精准投放,就得像牛肉丸一样,多掏点钱。
那文玩摊主透露了个小窍门:他把客服那儿的快捷回复全换成算命那套话。“亲,你五行里缺木,这串珠子正合适”“看你印堂红彤彤的,得来点朱砂压压惊”。后来他干脆改行卖玄学货,现在每天订单多得像菩萨保佑似的。
省下的钱能买泡面
以前咱们搞代运营,那工资,够咱买三箱红烧牛肉面。现在,咱们用那些免费的工具,省下来的钱,直接换成老坛酸菜,还能奢侈一把,加根火腿肠。认识个学生党,那家伙更狠,就靠平台数据分析,找出了学校女寝里最火的发饰款式,现在人家一个月能赚六千。
最逗比的是那修图哥24小时自动下单平台业务,接了活儿后搞了个新花样:给商品图加上“已售9999+”的假水印。他透露,有些商家宁愿砸钱搞虚假销量,也不愿意便宜一分钱,这世道也太现实了。
最后发现都在白嫖
玩了这么久,我发现了个门道:这东西里头最活跃的,都是那些想不花钱就捞流量的商家。就跟健身房里头最积极的,往往是办卡时候砍价最狠的那帮人似的,直播里头最拼命的,不也是当初喊着“试试水”的那帮人。现在就连村头卖鸡蛋的大妈都开始开快手店了,虽然她那直播间里头常驻的观众,也就她家的老母鸡。